7月8日-7月9日,由锂电产业研究咨询与品牌机构高工锂电举办的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四川邛崃圆满举行。本次大会以“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电池、材料、装备、整车等产业链上下游的300余位企业人士及高层领袖齐聚一堂,共商新电池材料产业化路径。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冯道言博士出席大会,并作“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主题演讲,现场分享容百科技在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研发领域的先进技术、突破性进展和未来规划,充分彰显了公司转型升级“正极材料产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不断加速前行,勇攀技术创新高峰的卓越姿态。
全固态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与宽温域应用等显著优势,在电动飞机、eVTOL及动力电池等领域拥有广泛应用空间,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去年以来,全固态电池概念在行业内频频走红。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依然面临瓶颈。冯道言博士指出,主要有三大核心障碍:电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成本瓶颈和制造工艺挑战。目前,容百科技已经开发出适配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正极和9系正极。成本与现有材料体系相当,性能表现优异,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8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83L在2024年实现吨级出货,9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93LS在2024年实现近吨级出货。
作为全球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还始终坚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积极投入,持续开发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干式电极用单晶、多晶的三元正极材料。 并凭借已构建的电化学研究体系和全固态电池领域基础设施,向客户提供新的适配于全固态电池干式电极正极材料和正极干法电极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全固态电池用电解质材料,以及电解质关键原料等方面都在同步投入研发,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得到多家海内外客户的认可,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容量与循环性能保持领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及空气稳定性表现优异,已开始制备Ah 级别容量的全固态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表现优异。
2027年小批量上车应用,2030年规模化装车
一直以来,全固态电池都被新能源车企和电池厂商誉为“终极能源方案”,但始终未能迎来装车落地的清晰“时间表”。
冯道言博士表示:“容百科技在固态正极材料开发方面规划明确。”2025年,将配合电芯端完成电芯成品样验证,材料端同步定型,目标容量为225mAh/g,对应实现循环寿命1000次。到2026年,公司固态正极材料将进入电芯定型阶段,协助车企启动C样验证,容量保持225mAh/g,实现循环寿命提升至1500次。在2027年,将开展整车匹配验证,全固态电池实现小规模上车,容量提升至230mAh/g,循环寿命维持在1500次。2030年,将实现全固态体系的上车规模化应用。
同时,容百科技进一步加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产能建设。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在容百科技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容百在固态电池领域居国内领先,是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将在仙桃建设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该项目将进一步满足容百科技全球优质客户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需求,助力容百科技逐步成为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以及全固态电池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坚实力量。
凭借领先技术 斩获“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奖
大会期间,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联合组织评选的“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奖项正式发布。容百科技因在锂电材料领域持续深耕,以突破性技术进展引领行业变革成功荣获该奖项。
组委会介绍,本次奖项评选经过严格评审,需综合考虑获奖企业在产品性能、配方体系、工艺路线等方面获得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突破,且具备产业化量产能力,可确保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及在新场景、新技术路线布局方面的前瞻性。容百科技荣获“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奖,进一步体现行业对公司领先技术、前沿制造工艺水平,及面向未来的多元化材料体系战略布局的高度认可。
去年以来,容百科技正式转型升级为“正极材料产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聚焦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领域迅速扩大到三元材料以外的非层状高电压锰系、锰铁锂、磷酸铁锂、钠电正极材料等领域。未来,依托于全球化布局提速,韩国、欧洲、美国等地基地加速建设,将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正极材料产业整体解决方案,为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